全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EPS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收录


 回前页 回查询页 回主页

《香料香精化妆品化妆品》期刊
  2017年第2期(总第161期)
研究报告
 基于电子鼻和GC - MS对不同品种玫瑰"活体"香气的研究
 利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 - 质谱对"活体"中国苦水玫瑰、保加利亚粉玫瑰及阿拉伯白玫瑰3个不同品种的玫瑰鲜花的香气进行研究。通过绘制不同品种玫瑰鲜花的气味雷达图,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传感器灵敏程度分析(Lo)对借助电子鼻区分不同品种的玫瑰花香气的可行性进行了整体评价,并结合气相色谱 - 质谱(GC - MS)联用技术进行香气成分的测定。结果发现:醇类、萜烯类和酯类构成了玫瑰鲜花香气的主要成分,中国苦水玫瑰的主要香气成分是香茅醇、2,6 - 二甲基辛二烯、β - 罗勒烯等;阿拉伯白玫瑰的主要香气成分是香茅醇、橙花醇、苯乙醇等;保加利亚粉玫瑰的主要香气成分是乙酸叶醇酯、苯乙醇、乙酸苯乙酯等。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 - 质谱(GC - MS)联用分析在检测不同品种的玫瑰花香气过程中,快速准确,样品不需前处理,是不需要有机溶剂的"绿色"检测技术,特别适宜于在种植基地的实时、高通量分析检测。而GC - MS分析技术能够提供香气成分的详细信息,为进一步研究玫瑰鲜花的香气提供帮助,也为优化玫瑰精油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4种不同产地青、红花椒挥发油成分及香气特征研究
 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 - MS)法对4种不同产地花椒样品挥发油组分及各组分相对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组分进行香气特征描述。从4种花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8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19种,共有成分峰面积之和分别占金阳青花椒、云南青花椒、茂汶椒和武都椒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2.21%、93.66%、66.31%72.50%,且各个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差异很大。两种红花椒特有成分为12种,这些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和香气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花椒的整体香气走向。

 β - 苯乙醇的合成
 β - 苯乙醇是最重要的合成香料品种之一,具有淡雅、细腻的玫瑰香味。以氯苯为原料,与镁生成苯基氯化镁格氏试剂后与环氧乙烷缩合,经水解可得到苯乙醇。总收率为88.4%,产物气相纯度99.8%,其结构经过ESI - MS表征。该路线收率高,成本低,分离相对容易。

 有关降低手性丙位内酯生产成本的研究
 本文就手性丙位癸内酯生产工艺展开讨论,涉及有机溶剂,手性胺试剂和拆分原料的回收利用等三方面问题。该工艺不仅将有机溶剂、手性胺试剂、拆分原料有效地进行回收,贯彻了"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同时回收的试剂可以在工艺流程中套用,不影响拆分效果,大大降低了化学拆分法制备高光学活性的手性丙位癸内酯的生产成本。该工艺可以推广到手性丙位内酯系列产品的生产中,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这不仅奠定了我们在高端香料产品生产上实现国产化的基础,同时也有效地打破了国际垄断,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新型香料环丙香豆素的合成及加香应用研究
 以香豆素为原料通过Corey - Chaykovsky反应一步合成了环丙香豆素。通1H NMR、13C NMR、 HR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对产物的香气进行了评价,在卷烟中添加环丙香豆素能明显改善烟气及香气品质。

 肉桂醛微胶囊的制备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选取海藻酸钠为壁材,肉桂醛为芯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喷雾冷凝法制备微胶囊工艺中海藻酸钠肉桂醛乳化混合溶液黏度、固化时间、氯化钙溶液浓度及芯壁比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然后对肉桂醛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和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所制微胶囊在空气中的释放速度及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肉桂醛乳化混合溶液黏度为1.2 Pa·s,固化时间为20 min,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2%,芯壁质量比为0.5 : 1时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67%;微胶囊粒径在52.33 ~ 1 408.0 μm范围分布,64.45%的微胶囊集中在352.0 ~ 1 408.0 μm粒径范围之内;电子扫描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胶囊表面呈多孔状;肉桂醛微胶囊在空气中有平稳的释放性;微胶囊加入到卷烟中可促进烟气醇和,刺激性减弱。

 基于美拉德反应焦甜感特征香韵香精的制备及其在电子烟中的应用
 通过葡萄糖、木糖分别与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反应制备具焦甜感特征香韵的香精,首先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分析香精的香气差异,然后通过GCC - 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最后进行电子烟加香评吸来评价其在电子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甘氨酸和丙氨酸反应产物对于改善电子烟吸味有很好的效果,苯丙氨酸反应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刺激性,但对整体香气的改善作用不大,而天冬氨酸的反应产物香气较弱,改善效果不明显。

 水中和水上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及成分比较分析
 采用水中蒸馏法和水上蒸馏法提取了薰衣草精油,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两种提取方式所得精油的主要成分含量以及它们的主要区别。两种方法相比,水上蒸馏法的得油率相对较高,且所得精油中乙酸薰衣草酯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因此通过水上蒸馏法可得到较高品质的薰衣草精油,同时得油率也较高。

 β -胡萝卜素衍生物制备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β - 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前驱体,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光、热、氧等条件下降解产生一系列香味物质,对于提升烟草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直接在高温下对胡萝卜进行干馏制得胡萝卜素衍生物,通过GC - MS对其进行挥发性组分分析,同时采用热裂解仪对其进行高温有氧裂解以模拟卷烟抽吸过程,并将其用于卷烟加香中。结果表明,β - 胡萝卜素衍生物及其有氧裂解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二氢猕猴桃内酯、β - 紫罗兰酮等香味成分;在卷烟中应用可以增加卷烟香气,改善余味,降低烟气刺激感。

 流动注射仪测定化妆品中无机亚硫酸盐类和亚硫酸氢盐类的方法研究
 建立了流动注射法测定化妆品中无机亚硫酸盐及亚硫酸氢盐含量的方法。即通过加热氮吹方式分离出化妆品中的二氧化硫,经氢氧化钠吸收液吸收后由流动注射仪测定二氧化硫含量。确定了二氧化硫检出限为0.2 mg/L,方法回收率80%以上,精密度良好,测量结果可靠。

 红景天发酵原浆化妆品的制备及其功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以红景天根为材料,利用黄酒酵母,制备了红景天发酵原浆化妆品并对其理化性质以及功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HPLC技术、自由基清除试验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人体封闭式斑贴试验等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抗氧化、美白功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发现:通过HPLC分析得到其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278.2 Da,其多糖质量比含量为7.6 g/kg,蛋白质质量比含量为4 g/kg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1.97%, 10%水溶液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80%;人体封闭式斑贴试验表明其有较好的皮肤安全性。这表明开发的红景天发酵原浆化妆品具有美白和抗氧化功效,这种活性肽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更易于被皮肤吸收,且对人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α - 红没药醇的含量
 α - 红没药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妆品功效成分。建立了以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α - 红没药醇含量的方法。样品通过四氢呋喃提取,液相色谱分离,DAD检测器测定。方法检出限为50 mg/kg,加标回收率在96.8% ~ 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可满足日常检测工作的要求。

 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流通祛斑类化妆品质量调查分析
 通过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购买祛斑类化妆品,利用国家现行法定方法和标准检验各样品的汞、糖皮质激素、氢醌、苯酚、α - 羟基酸等项目,研究网络销售祛斑类化妆品的质量状况。全部71批样品中,不合格样品数为51批,不合格率为71.8%,不合格项目包括汞和糖皮质激素。汞项目不合格率为43.7%,其中28批样品的汞含量指标超过1 000 mg/kg;糖皮质激素项目不合格率为7.0%,检出的糖皮质激素类物质包括氯倍他索丙酸酯、地塞米松醋酸酯、氟轻松醋酸酯、曲安奈德、曲安奈德醋酸酯、倍他米松等6种。结果表明网售祛斑类化妆品安全风险较高,需加强对网售祛斑类化妆品的监管,制定适应网售化妆品现状的监管法规,打击网售化妆品的非法添加行为。

 UPLC - MS/MSQuEChERS法测定化妆品中4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化妆品中4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和芬替康唑)的QuEChERS萃取净化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 - 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四极杆电喷雾离子源正模式及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4种咪唑类抗真菌化合物在0.5 ~ 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80,方法的定量限为5.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82.5% ~ 104.4%,精密度(n = 6)为3.2% ~ 6.5%。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定量准确、灵敏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化妆品中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化合物的检测确证。

 美白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通过对黏度、带液率和水分损失的探讨,筛选出最佳面膜液基质配方;并添加VC乙基醚、烟酰胺等活性成分,制备出美白面膜;测试了该面膜的感官和理化指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及美白活性组分的渗透性,以及使用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美白面膜液澄清透明、无异味、性质稳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63.4%;其中VC乙基醚、烟酰胺在0.5 h时的总渗透率分别为 18.6%、30.0%。使用该面膜后皮肤更加清爽、水润,长期使用有较好的美白功效。

综述与专论

 感官评价和仪器测试在化妆品评估中的应用
 综述了感观评价的概念、方法和仪器测试方法,以及它们在化妆品评估上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清洁类有机化妆品配方原料选择原则
 系统阐述了清洁类有机化妆品产品在制备过程中的配方设计思路。根据清洁类化妆品的配方结构,主要说明了表面活性剂、赋脂调理剂、流变调节剂和防腐剂等的选择原则,同时对比了普通清洁类化妆品选择原料的不同之处。为清洁类有机化妆品的配方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法规·标准
 JECFA标准介绍(五十六)
专利介绍
 相关中国专利
 CN104958424A  CN106235376A  CN106174680A  CN106244334A  CN106176552A
信息荟萃
 海外瞭望
 天然香精在2017年度行业主流趋势中排名前列等

 国内行业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