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EPS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收录


 回前页 回查询页 回主页

《香料香精化妆品化妆品》期刊
  2014年第3期(总第144期)
研究报告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玉兰花的挥发性成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白玉兰花和黄玉兰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两种玉兰花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检出31种。白玉兰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甲基-丁酸甲酯(42.04%)、丙酸甲酯(13.89%)、苯乙醇(4.86%)、 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61%)和石竹烯(3.80%);黄玉兰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1.34%)、安息香酸甲酯(9.68%)、4-2,6,6-三甲基-2-环己烯-1-基)-2-丁酮(7.93%)、苯乙醛(6.70%)、(E-4-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3-丁烯-2-酮(4.29%)、β-月桂烯(4.06%)和D-苧烯(3.55%)。对于萘(樟脑)类化合物,白玉兰花测得的相对百分比为5.20%,黄玉兰花未检出;对于甲酯类化合物,白玉兰花测得的相对百分比为62.10%,黄玉兰花测得的相对百分比为11.60%;对于醇类化合物,白玉兰花测得的相对百分比为9.47%,黄玉兰花测得的相对百分比为42.70%;对于烯烃类(含萜烯)化合物,白玉兰花和黄玉兰花测得的相对百分比分别为17.80%10.30%。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玉兰花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比存在很大差异。
 香兰素生产过程中扁桃酸水溶液的高效氧化方法
 介绍了一种对愈创木酚和乙醛酸缩合反应产物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下称扁桃酸)水溶液进行高效氧化的方法。将溶解有扁桃酸的水溶液pH调至12.0 ~ 14.5,然后按扁桃酸和氧化铜摩尔比1.00∶1.15混合后加入自吸式反应釜中,搅拌加热到80 ℃以上,开始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时温度控制在80 ~ 120 ℃,至反应体系不再消耗氧气时为反应终点。反应液再经过固液分离、脱羧反应得到香兰素。反应工艺得到了简化,减少了反应时间,保证氧化反应在2 h之内完成的同时,可以降低废水中TOC(总有机碳)含量35%以上,还能大大降低反应设备的体积从而减少设备投资。

 葡萄糖/脯氨酸Maillard反应模型及其产物的烟草加香评价
 为开发特色烟用香原料,针对葡萄糖/脯氨酸Maillard反应模型体系,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体系pH和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对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挥发性成分及烟草加香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物紫外可见吸收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GC-MS鉴定出33种挥发性成分,多种成分对香气有重要贡献;感官评价表明反应温度105 ℃、反应时间4 h、pH 10、乙醇体积分数40%的条件下生成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烟草加香效果,香气量、香气质较好,杂气、刺激性小。研究表明,葡萄糖/脯氨酸Maillard反应产物具有良好的烟草加香应用价值。

 热敏型薄荷油加香颗粒的制备工艺优化
 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玉米多孔淀粉颗粒,将热敏性微胶囊薄荷油膏体分散于该颗粒上,平衡后制得滤嘴用热敏型薄荷油加香颗粒,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气相色谱测定其释放挥发率和包封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及优化制备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 A3D3C1B2,即玉米多孔淀粉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00∶1,孔板直径为0.45 mm,螺杆转速为30 r/min,水的质量分数为25%。由此制备的颗粒的产率为(85.3±1%,释放挥发率为(56.68±0.1%,综合评价得分为(68.14±1)分,热分析表明该加香颗粒在40~50 ℃具有较好的释放效果,能够温和释放薄荷油,适用于滤嘴加香。

 祁门红茶烟用香料的制备
 以祁门红茶为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制得具有祁门红茶特征茶香、明显花香香韵的烟用香料,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发现其中反式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橙花醇、苯乙醇、苯甲醇、橙花叔醇、反-2-己烯醛等是祁门红茶“祁门香”的特征香气成分。同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大孔树脂的吸附效果。所制备的祁门红茶烟用香料用于卷烟加香,能够明显丰富烟香,增加清甜香韵,减小刺激性和改善卷烟余味。

 改性蜜胺树脂香精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为解决日化香精易挥发变质的问题,拓宽其应用领域,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蜜胺树脂(MF)香精微胶囊。以低甲醚化蜜胺(L-MMF)树脂为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结果证实了微胶囊对香精的良好包覆性,热失重(TG-DTG)分析说明微胶囊大幅提高了香精的耐热性能。进一步采用脲、间苯二酚、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氯化钠对蜜胺树脂进行改性并与未改性的树脂及不同甲醚化程度的蜜胺树脂进行对比,研究了改性对微胶囊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甲醚化蜜胺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蜜胺树脂对香精的包覆效果较好,所得香精微胶囊粒径小,分布窄,包覆率高。

 干布枯叶挥发油成分分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布枯叶中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干布枯叶中的挥发油提取率为0.3‰。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干布枯叶挥发油中主要含棕榈酸(38.49%)、亚油酸(36.80%)、叶绿醇(4.64%)、硬脂酸(4.27%)、植酮(2.35%)、肉豆蔻酸(1.38%)等。

 几种植物精油对桔青霉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采用气相抑菌法测定了香茅油、松节油、桉叶油、珊瑚姜油、椒样薄荷油、青花椒油和迷迭香油7种植物精油对桔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 Tho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松节油和香茅油抑菌效果最好,在体积比浓度为1 μL/mL时可完全抑制桔青霉菌生长,桉叶油和珊瑚姜油效果次之,分别在24 μL/mL时完全抑制桔青霉菌生长,椒样薄荷油和花椒油效果较差,在4 μL/mL时仍有少量霉菌生长,而迷迭香油在4 μL/mL时仍有较多菌落生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除臭类化妆品中4种禁限用物质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除臭类化妆品中铅、砷、汞、锌4种禁限用物质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仪器参数及各元素的分析线,4种元素分别在0.5~6 μg/mL0.05 ~ 0.5 μg/mL0.02 ~ 0.2 μg/mL2 ~ 1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7,样品中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9.0%~103.0%之间。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为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的控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中药祛痘膏的制备与应用
 研制了一种以中药组方作为祛痘功效成分的祛痘膏,用于治疗痤疮。确定了祛痘膏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同时抽选门诊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证实,所得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治疗组100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50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化妆品中碱金属氯酸盐的检测方法研究
 建立了薄层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联用测定化妆品中碱金属氯酸盐含量的方法。用薄层色谱将氯酸盐从其他卤酸盐中分离,与碘化物形成碘来鉴别碱金属的氯酸盐。通过鉴别试验后,在酸性条件下氯酸盐被锌粉还原,所形成的氯化物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电位滴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3%~ 3.41%(以氯酸根离子计)的质量分数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81.4%~105.2%,相对标准偏差(RSD)10%;定性检出限为0.03%(质量分数),定量检出限为0.10%(质量分数)。

 几种防晒剂及其复配物紫外吸收特征的研究
 研究了部分常用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和天然紫外吸收剂的紫外吸收特征,并对化学防晒剂之间的复配、化学防晒剂与天然紫外吸收剂之间的复配以及天然紫外吸收剂之间的复配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为防晒化妆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构树提取物的美白活性研究
 桑科植物构树的根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美白功效。将9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提取的构树提取物用适量的去离子水混悬后,上样HPD-40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用水、30%乙醇、60%乙醇及95%乙醇洗脱,得四个部位。体外蘑菇酪氨酸酶试验表明,四个部位均具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其中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12.5 μg/mL。在B16细胞中,相同浓度下部位表现出最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抑制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因此,构树提取物通过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得到的部位成分,可作为美白原料用于化妆品的开发。

综述与专论

 低微生物风险化妆品的风险评估和鉴定研究新进展
 概述了国内外低微生物风险化妆品的风险评估和鉴定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原则、方法、关键因子(包括产品成分、生产条件、包装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和鉴定结果。其通常可被作为选择采用何种程度的测试才可确保产品质量的指南。

 禁限用物质领域化妆品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剖析和建议
 以化妆品禁限用物质引发的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回顾国内外化妆品安全监管现状,针对我国化妆品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分析,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探索性建议。

香精创拟

 一种火腿肠用膏状香精的制备
 结合香精调配技术和美拉德反应,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优化原料配比、工艺条件等各种影响因素,制备一种肉香浓郁、留香持久且稳定性好的火腿肠用膏状香精。研究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的最佳物料配比为:葡萄糖2.5 gDL-蛋氨酸1.5 gL-半胱氨酸1.0 g;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103 ℃

法规·标准
 JECFA标准介绍(三十九)
专利介绍
 相关中国专利
 CN103446019A  CN103432054A   CN103431352A  CN103431144A   CN103420895A   CN103417409A
信息荟萃
 海外瞭望
 几家国际香料香精企业近期业绩等

 国内行业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