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香精化妆品化妆品》期刊
2004年第6期(总第87期) |
研究报告 |
丁二酮合成新工艺
对用异丁醇为原料合成丁二酮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异丁醇气体和空气混合后通过催化剂层的固定床反应器,使氧化反应和分子重排反应同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路线具有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省的特点,反应总收率可达26%,精制后产品纯度在98%以上。 |
兰香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兰香草挥发油,得油率为0.35
~ 0.52%。其相对密度(20℃/4℃)
0.9980 ~ 0.9900,折射率(20℃)1.4608,比旋光度+0.51°;酸值1.5。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色-质联机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11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紫苏醇、香芹酮、荠苎烯、4-甲基-6-庚烯-3-酮、葎草烯、马鞭草烯酮、左旋松香芹酮、2-壬烯-4-炔等。 |
十二烷基磺酸铁催化丙酸异丁酯的绿色合成研究
本文研究了丙酸与异丁醇在十二烷基磺酸铁催化剂作用下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等因素对丙酸异丁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丙酸用量为0.1
mol,醇酸摩尔比为1.2
,十二烷基磺酸铁用量为2g(约2.5
mmol),反应时间为30
min,酯收率达93.5%,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无污染产生,具有绿色合成的特点。产品经折光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
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La3+/TiO2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
以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La3+/TiO2为催化剂,丁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探讨了SO42--La3+/TiO2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比、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00℃时,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在n(乙二醇)/n(丁醛)=1.8,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2.0h的优化条件下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到89.5%。
|
棕榈酸异丙酯的合成
以SO42-/ZrO2
作催化剂,环己烷作恒沸带水剂,经过回流、恒沸脱水、常压蒸馏、过滤和减压蒸馏等工艺,棕榈酸与异丙醇直接酯化合成了棕榈酸异丙酯。合适的工艺条件是90±5℃、5h、n(异丙醇)∶n(棕榈酸)=1.5、m(环己烷)∶
m(异丙醇)=0.3、m(催化剂)∶
m(棕榈酸)=0.005。酯化率>98%,产率>96%。
|
β-环糊精制备微胶囊化甜橙油的研究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载体制备微胶囊化甜橙油的工艺,比较了溶液法和悬浊液法所制备的微胶囊化甜橙油在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上的不同,研究了悬浊液法制备工艺中不同因素对产品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悬浊液法载量5%,温度55℃,时间6小时可以制备出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都比较理想的微胶囊化产品。另外从产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IR)的分析结果可以初步认定甜橙油与β-环糊精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复合物。
|
臭氧法制备β-环柠檬醛
以市售β-紫罗兰酮为起始物,经臭氧化反应制备β-环柠檬醛。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优化,使反应温度由-30℃提高至-8℃,臭氧化产物的还原过程也更易控制。
|
综述与专论 |
多环麝香的分子结构和香气关系的研究
本文论述了多环麝香的近期进展,提出了分类的原则和系统的分类方法。研究和总结了茚满型、萘满型、色满酮型、异色满型、氢化引达省型、苊型等各种多环麝香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香气的关系。
|
室温离子液体及其在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新型绿色溶剂,其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室温离子液体的特性、制备方法,着重讨论了室温离子液体在香料合成和分离纯化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草莓酯的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草莓酯的催化合成方法进行了评述。建议筛选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尽快实现工业化。
|
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进展
评述了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五水四氯化锡、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一水硫酸氢钠,固体超强酸和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的方法。
|
香精开发 |
复合乳化剂在乳化香精中的应用
本文对复合乳化剂在西柚乳化香精中的应用做了研究。对蔗糖酯(SE)、吐温(T)和司盘(S)系列的单体以及复配在西柚乳化香精中的乳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比以及相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西柚乳化香精来说T20、SE15的乳化效果较好。适宜的乳化剂配比为:35%蔗糖酯15、55%吐温20、10%司盘60;均质压力为:一级110bar二级50bar;均质次数为2次;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4.0%。
|
法规·标准 |
佛吉尼亚柏木油(ISO
4724:2004) |
专利介绍 |
相关中国专利
CN85108805 CN85102396 CN85106638 CN87102458
CN87102070 CN86108040 CN87108063 CN1031240 CN1032954 |
信息荟萃 |
海外瞭望
IFF公布第三季度业绩等 |
国内行业简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