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香精化妆品化妆品》期刊
2004年第3期(总第84期) |
研究报告 |
由格氏反应制备若干合成香料
本文概述了由格氏反应制备2,6-二甲基庚醇-2、N-乙基-薄荷基甲酰胺、8-烯丙基-8-羟基三环[5,2,1,02,6]癸烷。 |
反-2-辛烯醛的合成
本文介绍一条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反-2-辛烯醛的合成路线。
|
疏毛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疏毛罗勒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疏毛罗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比较了几种主要成分在花、茎、叶中的分布。发现疏毛罗勒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甲基黑椒酚和反式-α-香柠檬烯,其中前者的归一化含量约为后者的三倍。 |
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9种组分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存储法(SIS)同时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9种组分。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来进行超声提取,9种组分的平均回收率(n=9)在96.03%~10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9)为0.51%~2.98%,最低检测限为0.5mg/L~1.0mg/L。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
二苯胺甲烷磺酸盐催化合成丙酸环己酯
以二苯胺甲烷磺酸盐为催化剂,对丙酸与环己醇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当丙酸用量为0.1mol时,醇酸比为1.4,二苯胺甲烷磺酸盐的用量为0.5g(约2mmol),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6mL,反应20min后酯收率达88.4%,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仍保持较高活性。且所得产品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纯度,经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
岩蔷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岩蔷薇的萃取工艺。探讨了温度、压力、时间及CO2流量等因素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得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8MPa、温度40℃、时间3h、流量30L/h,萃取物得率为6.6%。产品质量优于有机溶剂萃取法。
|
超临界CO2流体从紫菜中萃取EPA和DHA的研究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菜中萃取EPA和DHA,研究了紫菜粉碎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从紫菜中萃取EPA和DHA的工艺可行,最佳的萃取条件为:紫菜粉碎粒度为20~80目,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1.5h。
|
烤烟陈化过程中挥发性、半挥发性脂肪酸和pH的变化研究
使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约3年自然陈化过程烤烟复烤叶片挥发性、半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进行研究,烟草水溶液pH的变化也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约3年的自然陈化过程中,挥发性、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多数成分在陈化至25-31个月左右,含量达到最高,之后含量缓慢下降。烟草水溶液pH一直呈下降趋势,陈化3年后,pH约降低了5%,陈化初期pH下降速度大于陈化后期。对烤烟陈化过程烟草挥发性、半挥发性总量(不含十六酸)与pH的变化进行了相关性研究,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74,显示了很好的负相关关系。
|
综述与专论 |
茉莉香料化学
本文简述了关于茉莉酮、二氢茉莉酮、二氢异茉莉酮、异茉莉酮、茉莉内酯、γ-甲基癸内酯、顺-7-癸烯-4-内酯、5-羟基-8-癸烯酸内酯、茉莉酮酸甲酯、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二氢异茉莉酮酸甲酯、己基环戊酮、庚基环戊酮、3-甲基-2-异戊烯基-环戊烯酮和茉莉酯等的化学合成方法。
|
香精调配 |
功能性香精——化妆品加香用的复配精油调配
本文介绍当前化妆品加香使用的复配精油的配制原理,把常用的天然香料精油按“头香”、“体香”、“基香”分为3大类列出,并列举数例复配精油的配方作为示范。
|
化妆品开发 |
全效合一洗发露
本文从洗发、润发、调理、营养、去屑止痒、保湿、焗油、杀菌、育发(防脱、生发)、乌发、防晒防色、保型、抗氧化、毛鳞片修复和头皮护理等十五个方面介绍了全效合一洗发露的活性成分、开发途径及产品评估方法,附示范配方。
|
译文 |
美国日用香料香精协会(FMA)分析方法
|
考察见闻 |
美澳洲塔斯曼尼亚岛香料种植考
|
法规·标准 |
卡南加油国际标准(ISO
3523:2002) |
专利介绍 |
相关中国专利
CN85100159 CN85102572 CN85100362 CN86107445
CN86104220 CN1035106 CN1049330 |
信息荟萃 |
海外瞭望
IFF公布第一季度业绩 |
国内行业简讯
|